足球彩票,中国足球彩票网

图片

警惕“冒充公检法”诈骗的黑手伸向学生

发布时间:2025-01-15 09:46  来源: 字体:   

寒假即将到来,针对孩子的网络诈骗也进入高发期!近期,诈骗分子在某社交平台上冒充公检法,申请添加聊天软件好友,威逼恐吓未成年人,套取支付密码进而实施诈骗,已有多名未成年学生被骗。

真实案例:

近期,学生小明在浏览某APP时收到私信,对方自称是公安局警察让小明配合调查案件。

小明很害怕按照对方要求添加对方微信进行视频聊天,随后扫描对方提供的二维码共转账14000余元,事后她还按照“警察”的要求删除了转账记录和微信。

诈骗套路:

1、通过社交APP、游戏平台等寻找目标

诈骗分子通过社交APP(小红书、快手、抖音等)、游戏平台(蛋仔派对等)和直播平台(斗鱼直播、虎牙直播等)主动寻找添加未成年受害人或发布免费、低价获取游戏皮肤道具、参加抽奖活动资格、明星相关周边群聊等精准信息引诱受害人主动联系。

2、冒充警察/司法机关

冒充警察等司法机关人员,通过假冒的警官证,虚构的警务工作环境,用“拘留”“坐牢”“涉嫌违法犯罪”“账户涉案”等理由对受害人进行恐吓、威胁。

3、通过恐吓威胁的方式进行诈骗

以受害人为未成年人操作错误导致账户被冻结为由诱导转账或以涉嫌违法要求受害人配合调查,且不能告诉任何人,否则会让家长坐牢,诱导受害人偷拿家长手机,通过视频连线,在线教未成年人点开付款链接支付、转账、贷款或直接获取手机验证码来进行转账。

很多家长以为,诈骗离自己很远,但其实骗子离你的孩子很近。由于未成年人社会经验较为缺乏、判断力不够强,涉世不深且胆子小,极易被犯罪分子诱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务必要提高警惕,加强对孩子的网络安全教育,要时常关注孩子的娱乐休闲活动,做好自己手机支付账号的安全管理。

娄底市反诈中心温馨提醒:

1、公检法机关没有“安全账户”,不会以任何形式和理由让你转账或是要求你把资金归集到一个账户。

2、公检法机关绝不会采取电话、短信、微信、QQ等形式进行案件办理,任何要求把资金转入指定账户要求开通网银、提供银行账号、密码验证码的都是诈骗。

3、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在首页打开“来电预警”功能,不仅能拦截诈骗电话,还可以查看案例,学习反诈知识,提高反诈能力。